最近的一次招聘会,让北电网络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邢少国哭笑不得:300多份高校毕业生送来的简历,竟然有一半掺假!
“他们假就假在把自己描绘得太好了!”邢少国解释,大学只有4年的时间,他们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社会活动?尤其是我们IT行业,一个证书读下来往往需要好几万元,可有的学生这样的证书竟然有好几个!
北京澳柯玛视美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田益飞说:“我碰到的做伪最厉害的,是一个25岁的小伙子,自称国内名牌大学毕业,曾任IBM和微软的市场经理、联想集团的大区经理。根据我们的调查,他不过是那所大学成人教育班的学生。”
一家外地驻武汉做装饰生意的企业准备招1名广告策划人员,很快接到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自荐材料。公司人事部门逐一翻阅,发现从同一所大学竟来了3个现任的“校学生会主席”。
“我觉得,与过去相比,大学生学会包装自己是件好事。可是,这包装是不是有点过了火?”邢少国很疑惑。
面临着与社会上求职者一同竞争的形势,大学生没有了过去得天独厚的优势,首先必须学会包装自己,才能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力。而包装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有一份“打眼”的简历。
在记者走访的几所北京高校里,听到不少学生的经验之谈——成绩可以从“不及格”改为“及格”,从“及格”改为“优秀”;学生会的干事可以改为主席;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可以改为组织者;别人的六级证书处理一下就可以改成自己的;没有实习过也可以捏造一个实习经历……
竞相包装的结果,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求职“简历”失去了信任。不管是包装过的,还是本来成绩就好、没包装的,全体吃亏。学校的口碑和培养人才的可信度也由此受到质疑。
(《中国青年报》2001.3.28)